【走进梧州历史】《拾遗 记忆》:考棚旧街 文化遗迹

2022-02-21 16:44
评论

点击观看视频

  据史料记载,梧州至清末民初,还是个“周八百六十丈”的小城,共五座城门,俗称小南门、大南门、东门、北门、西门。城内分属十二社,主要是官署衙门,有府署、县署、协台、考试院。老梧州的街道砖砌狭窄,有塘基街(即后来的大中下路)、考棚街(即后来的大中上路)等街道。梧州一些有名的科举故事,就发生在这些街道上。

考棚街名的来历

  梧州,一座有着两千多年建城历史的文化古城,自古以来便是岭南文化的发祥地,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西汉时,苍梧郡地方官在梧州建立学校,教民礼义,广信人陈钦、陈元、陈坚卿,祖孙三代以熟悉五经、精通《左传》,被称“三陈”;东汉末,士燮、士壹兄弟,均因深通经学,合称“二士”。“三陈”“二士”均曾聚徒讲经说史;从北方南来避难的牟子,以儒释之学授徒;刘熙在梧州讲学,生徒数百人;黄豪亦创立私学,教授生徒。魏晋南北朝时期,梧州除官办学校外,私人讲学之风很盛。至唐代,梧州已成为岭南文化中心之一。

  考棚,是指用于进行科举考试的地方。明、清时期,梧州官府就在大中上路这里设考棚,设置考试院,为梧州所辖各县生童应试之所。而当时的考试院,就是在现梧州市第三中学位置。

  据《梧州史志》记载,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主持教育的机构学院行署始建,学院行署设在北城门之内(现三中附近),为砖木结构,有大堂5楹,二堂5楹,两旁有厢房各6间。内衙三堂5楹,东西两侧各有厢房2间。前为仪门门房,两侧各设一个供学子考试的大考场。这木结构架的单层建筑,也称“考棚”,故这条路上段就有“考棚街”之称(现大中路上段)。关于当时的考场设施,还有着一段趣事。

  梧州市长洲区文史研究员 周广熙:“我现在的这个位置,就是当时18世纪考试的地方。当时这个地方政府圈了一大片土地,两边有房屋、有考场、有休息室。但当时设施比较简陋,考场里面设置的,就是木质长凳、长台,给县市区的考生集中起来,变成一个考场。考试自然要写东西,18世纪的时候没有钢笔,全都是用毛笔写字,毛笔就要沾墨水,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比如写的时候,写到一半墨汁会干,干了就要需要加水磨墨,因为是长桌子,一磨的时候桌子就会动,桌子一动就会影响其他考生的书写,在当时来说一旦磨墨就会对其他考生造成困扰,后来当地政府考虑到这种状况,过了几年就全部改造,把木凳木台全部换成砌石,解决了考生写到一半需要磨墨的尴尬问题。”

  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考棚重新粉刷漆饰,增建了点名亭、避雨亭。清末,科举制度结束,学院行署另作他用。梧州的考棚与考棚街,就只能存在历史文图之中。

  然而,就是这看似简单的考棚设施,却缔造了梧州长久以来并不简单的科举成就。

岭南文化中心 人才辈出

  作为曾经的岭南文化中心,梧州的学术气氛浓厚,人才辈出,并且一直得以传承。清康熙年间,梧州知府李世孝在任职期间,就产生这样的感慨:“梧治近控三江,遥联五岭,桂水绕其前,大云(今白云山)峙其左,壮哉,一大都会也。”梧州聚山川之灵气,得两广之人和,清康熙年间创建的传经书院,就存在了200多年。

  我现在所在的位置,就是我市的文化路的一条小巷,这里,还有着一个古老的名称,叫“传经里”。它,同样见证了梧州深厚的文化底蕴。

  康熙年间,进士出身的苍梧知县刘以贵,就在茶山书院兴文兴教,而茶山书院就是今天文化路小学的前身。茶山书院后经扩建修葺,改名为回澜书院。到了雍正年间,书院再经修葺,堂学舍已初具规模,各地名师亦先后来此讲学,书院名声鹊起。雍正三年,巡抚李绂给书院题字为“传经”,从此“传经书院”之名便叫开来,后来这里的地名也因此叫做“文化路传经里”,并一直沿用至今。传经书院经过历代多位达官贵人的捐助修葺,成为当时师资一流的学堂,书院内并修有东奎星楼、文昌宫,气派不凡。

  传经书院所传之“经”,为儒家之经典,书院所教授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本事和科举应试的技能,培养的是维持中央王朝统治的文化精英,延请的是名儒讲学,营造的是活跃的学术氛围,书院的教育方式卓有成效。

“一榜四中”的佳话

  据相关资料记载,明清两个朝代的科举考试,梧州钦取进士名额明显增多。广西籍有166名,其中梧州37名,占广西录取名额的22.28%。传经里、考棚街,也流传着众多的科举佳话。

  梧州市长洲区文史研究员 周广熙:“这条考棚街也出现了梧州很多的文化名人,而且因为科举考试,这条街还产生了很多故事,尤其是在大中路这里有座叫梁太史第的屋子,这间屋子在科举考试的时候‘一门四进士’。怎么个‘一门四进士’呢?首先梁廷栋是进士,他父亲梁嵘椿从广东到梧州谋生,发现在梧州搞教育很好,所以办起私塾,私塾自然有学生到此学习,到了科举考试,老师、老师儿子、以及两个学生上京考试,居然同中进士,在梧州传为佳话。”

  梁廷栋,字彤云,广西梧州人,生于清道光丙午年(1846年),卒于民国五年(1916年)。祖籍广东高明县孔堂乡。同治十三年(1874年)与其父梁嵘椿及其父的两个学生许寿生、钟懿蓉同中进士,一榜四中,是有科举以来梧州最好成绩的一科,

  此外,“一门二进士”的故事,也广为流传。关广槐,原籍广东高明县,后迁梧州市长洲岛,自幼家贫,少年丧父,后勤奋读书,清光绪元年(1875年)考中乙亥科举人。1877年,考中进士,走上仕途,从此改变了整个家族的命运,以“响水桑寄生”治愈慈禧太后疾病,使梧州出“贡品”。为中越划界的钦差大臣,受朝廷嘉奖。其子关冕钧,清同治十年(1871年)出生于长洲岛杨桥村,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考取进士,为翰林院编修,诰受光禄大夫。

  梧州市长洲区文史研究员 周广熙:“所以这个‘一门两进士’则是说的这两父子,他们两父子也有太史第在现在东正路这里,名为‘关太史第’,所以说到曾经的考棚街,文化历史底蕴很浑厚,所以证明梧州这个地方人杰地灵。”

浓厚文化氛围的延续与发展

  旧大中路分为下段(旧称塘基街)和上段(旧称考棚街)。1929年,梧州扩建马路后,改称大中上、下街,因其位处城区中心,又是较大的道路,故在1953年起统称大中路。

  这里,有曾被称为“广西第一巨厦”的广西银行旧址,还有清代同治年间梁廷栋的“太史第”原址。过去有名的中西学堂、广西省立第二中学、苍梧县立女子师范学校,以及梧州女子中学,亦处于大中路西北角。其中,广西省立第二中学是梧州市第三中学的前身,最早称为中西学堂,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创办,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改为梧州府中学堂,清宣统元年(1909年)改名为梧州中学堂,1917年改为广西省立第二中学。1926年秋,该校从考棚街迁至位于梧州鸳鸯江畔的三角嘴。

  民国时期的大中路,还几乎汇集了当时全梧州市的书店。据《梧州文化》记载,从1925年起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先后在这里开设的书店,就有24家之多。

  民国时期,著名的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世界书局以及专营石印线装书的上海广益书局、锦章书局、会文堂书局等,均在此设分支机构或代理机构。此外,这里还有大华书店、建国书店、良友书店、大中书店等知名书店,以及“广明新”“更生”“中书阁”“杨桂和”等文具店。

  此外,《梧州民国日报》、《广西学生日报》、《战报》、《中山日报》(梧州版)、《新民报》、《大公报》、《新中报》、《民众日报》、《新广西日报》等多家报社,均落户大中路,多如雪花纷飞般的新闻消息,从这里向外界传播。

  梧州,有着浓厚的文化氛围与沉淀。而考棚街,可谓是梧州文化的发源地。悠悠岁月,百年商埠梧州,在历史长河中,沉淀出独有的岭南风情。翻开梧州历史的记忆,触摸它的变迁足印,可以发现,就在这变迁中,梧州城的一街一巷,皆是回忆。

  众多梧州市民耳熟能详的街名,恰如一个个文化符号,铺垫出与梧州发展变迁息息相关的历史足迹,值得我们去一一回味。

记者丨黄盈俊 李永峰 陈浩 元宏铭

编辑丨谢宝民

审核丨莫丽标 杨子雄

监制丨周春波

精彩推荐

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全部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