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梧州历史】《拾遗 记忆》:古怪巷名 趣味往事

2022-03-14 17:57
评论

  在梧州河东市区,除了几条纵横的主干道外,更多的是一些小街小巷。不少市民在这座城市居住,甚至几十年也很少会逛得完街巷,只熟悉那几条主干道,一进入这些小街巷里,便失去了方向感,分不清东西南北。然而,正是这些看上去不起眼的小巷,却曾经有过一些非常有旧时梧州特色的俗称。本期节目,我们就来讲一讲这些小巷的故事吧。

梳头巷

  位于梧州河东市区的桂北路,在1924年拆城墙之前,属城外地域。东西向的两段,分别称“北街口”和“平桂街”,南北向的两段,则称“迎恩坊”和“水师营街”,1953年统称“桂北路”。

  昔日的北街口,是梧州最热闹的市场之一。经营者按所卖的货物或服务行业类似相互靠拢,保持着以诚相待的贸易习俗。服务行业除配钥匙、铲刀磨剪、缝补衣服、阉鸡补锅等以外,最有趣的,是梧州一种独特的原始美容:‘捻面

  桂北路地处桂江河畔,自古以来,很多住家的疍家艇,以及桂平、桂林、平乐的船只,经常停泊在龙母庙至水师营一带岸边,水上人家的日常生活比较繁忙,以至于一条小巷里,还出现了主要为他们服务的行当。

  梧州市长洲区文史研究员周广熙:“这条巷子很短,巷口在以前有一档类似现在的理发店,但这店很特殊,专为女士服务的,捻面、梳头、刮脸,巷口有一档,巷尾有一档,时间长了,这里周围的居民都把它称为‘梳头巷。历代以来疍家的子女,尤其是女儿,大概14岁的时候,就会实行一种成人礼,但她们的成人礼和我们现代不同,她们要上来这里,到那些梳头铺,进行‘开脸,就相当于我们的成人礼,就是捻面毛,所以有个风俗是这样。”

  因为这两家店师傅的手艺相当好,各种梳头技巧均掌握熟练自如,所以虽是处于城外,但城内富贵人家的太太们,也喜欢来这里梳头、捻面。久而久之,整个梧州城,都把这条短窄的小巷,称为“梳头巷”。

  如今,这项古老的手艺几乎已经看不到了,只有在某一处不为大家所留意的街头小巷里,还有着它的身影,一些老顾客,还会时不时去体验那一份记忆与感受。

  而位于这条老巷口的桂北路84号民宅,已被列为梧州市历史建筑。这栋民国时期三层高的骑楼建筑,巴洛克式的建筑风格,今依然清晰可辨。也许,它就见证了当年那里曾经的热闹与沧桑吧。

 “羊咩巷”

  观众朋友,我现在来到的这个地方,是桂北路东二巷。这条古老的小巷,不知道现在还有没有人,记得它曾经有过的名称呢?

  今年78岁的冼伯,从小就居住在这里。相比其他人,他对这条古老的小巷,有着更为深刻的一份记忆。

  桂北路东二巷居民冼伯:“我们还是小孩的时候,就已经不叫这个名字了,但一直居民就叫这里为‘羊咩巷。听老人说,这里是城的外面,不在城内,以前都是天亮才开城门,这里是圈羊的,上面就是放牛的,上面就叫‘牛栏山顶,这里就叫‘羊咩巷。”

  据传,在桂北路东二巷,从前有位商人发觉梧州肉菜市场无羊肉,他就抓住商机,由外地贩回一批活羊,在自家屋旁圈养,让买主到羊圈任意挑选,付款之后,卖主当即屠宰,然后把肉、骨、下水分放竹篮,送货上门。

  梧州市志办原主任陈金源:“因为当时梧州是一个商埠,西江和桂江各地来的牛、羊、猪运到梧州以后,经梧州转出口到港澳。那些活物到了梧州以后,并不是马上转船,而是要找个地方圈养一段时间再运出去,当时的牛很多,一船一船运来的,把那些牛放到北山饭店对面的山顶,把牛圈养在那里,那里则得名‘牛栏山顶;羊就是在码头那里上船,运到这里北街口圈养,因为当时是城外,这里没有什么建筑,专门用来圈养羊。当时因为还没命名街名,后来有建筑了,索性就叫‘羊咩巷,所以每条街巷都带上了梧州百年商埠的痕迹。”

岁月流逝,“羊咩巷”的羊圈已不复存在,“咩咩”的羊叫声也消失多年,小巷后改称桂北路东二巷,但原名难忘

古老巷名,悠悠往事,记录了昔日生活的点点滴滴、喜怒哀乐。

西水巷

  我现在来到的这条小巷口,它明显是处于比较高的地势,所以在以前,在某个特殊时期,它就会发挥出特殊的作用。

  桂北路西水巷,因地势较高,洪水淹不到,洪水漫街时,该巷即成为交通要道,故历代称“西水巷”。上世纪20年代改称“岗岭下街”,50年代复名“西水巷”。对于曾经在这里居住过的梧州老市民,西水巷,就是关于旧时梧州洪水的一种特殊记忆。

  梧州市志办原主任陈金源:“我记忆中,1949年7月我离开夏郢到梧州,当时的百姓就叫这里‘西水巷。当时的屋不像现在有楼层,都是木板房、平房,当时我和父亲在这里住了一年多。”

  旧时的梧州,经常会发洪水,而因为梧州为西江汇合上游来水之地,所以老百姓都习惯把洪水叫为“西水”。当时的西水巷,有两三条小巷通往山上,爬到半山有一条横山小道,洪水来了,从北面出城入城,都必须走这条小道,所以这条小道叫“西水巷”。

  梧州市志办原主任陈金源:平时下面的桂林路,去龙母庙,直往十二步梯到钱鉴,那条路是通的。但洪水一来,那边就全淹了,唯一能往那边走的,就只有经这条路‘西水巷直往那边。当时有间龙母小学,学生上学就要经过这里,再往去钱鉴也非经这里不可。当时我住那边的小屋,看见很多人走过这里,所以西水巷在洪水期间的功能就是这样,因为下面走不通了。”

  如今,这里依然保留着“西水巷”的名称,不过,随着城市的发展与防洪设施的日益完善,西水巷当初曾经发挥过的重要作用已经消失,巷名,也成为梧州今昔巨变的印记。

盲妹巷

  这里是梧州建设路白屋巷。大家今天看到的这条小巷,早已今非昔比,但随处仍保留着古巷的遗迹。然而,这条巷里,以前却有着一段令人难忘的辛酸往事。

  白屋巷,原名“白屋地”。关于“白屋地”名称的由来,梧州民间有两种传说,一说此处历来为贫民聚居地。而上世纪上半叶之前,在这儿栖身的确实不少是城市贫民、落魄书生。另一说为,巷子因有白姓人家在此地建屋而得名。不过,白屋巷在旧时的梧州,却因一群特殊的住户而闻名。

  梧州市长洲区文史研究员周广熙:“民国时候,这里都是竹木结构的房屋,在这里建屋的都是贫苦人。这里年轻的姑娘,有些是盲的,这里慢慢就形成了,开始是几个,后来就聚集起了十几个,租住在这里的竹木屋。到了傍晚的时候,这些盲人姑娘不约而同地手拉手,从这条巷出发,经过万寿宫,再出桂江边,到水上街市的酒楼、花艇等地方去谋生,为别人按摩、卖唱等等。久而久之,这里就聚集了很多年轻的盲人姑娘,所以当时这里周围,都叫它为‘盲妹巷。”

  巷里的盲妹都是从四面八方聚到这里来的,一边靠卖艺为生,又可以互相照顾,就好象现在做生意“成行成市”一样,成为百年商埠一道悲凄的风景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大部分盲妹学会了用劳动养活自己,并建立了自己的家庭,恢复了在社会中作为人应有的平等地位和尊严。那段不堪回首的日子,一去不复返。而今天的白屋巷,留给大家更多的印象,却已经是这里寻常人家的烟火气息,还有,那些已经成为饕餮食客前来寻味打卡的美食摊档。

  一座城市,一段历史;一份记忆,一个瞬间。记录这一切的,便是这些昔日的轶事。

记者丨黄盈俊 陈浩 元宏铭 张朝

编辑丨欧良科

审核丨莫丽标 杨子雄

监制丨周春波

精彩推荐

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全部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