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以来,特别是梧州市第十四次党代会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梧州市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的决策部署,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锚定打造“一极三城”建设“四个梧州”奋斗目标,全力做好强产业、促开放、振乡村、惠民生多篇文章,大力实施工业强市、产业兴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积极实施城市更新,持续保障改善民生,奋力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实现持续稳定较快增长,努力建设富裕梧州、宜居梧州、开放梧州、文明梧州。
岁末年初,位于梧州临港经济区循环片区的鑫晟达年产10万吨再生阴极铜及稀贵金属综合回收利用项目迎来新进展,项目一期主要生产车间进入单机调试阶段,为2025年投产打下坚实基础。
走进梧州产业园区,项目建设如火如荼,智慧鑫源年产50万吨再生铝合金高端智能化产业项目、弘毅新材料年产100万吨高端不锈钢深加工项目、鑫峰BA板二期生产线项目等重大工业项目“拔节”生长的气息扑面而来,资源循环利用、高端金属新材料、建筑材料、食品医药、电子信息等支柱产业齐头并进,集聚发展势头强劲。
近年来,我市坚持以龙头企业和重点项目为牵引,加快培育壮大梧州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全力稳住工业基本盘,工业主引擎作用日益显现,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再造一个工业梧州”的宏伟蓝图正在变成美好现实。2021年至2024年,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增加值年平均增速分别为12.8%、8.5%;全市工业对GDP增长贡献率从2021年的36%增长到2024年的42.5%以上;2024年,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6.7%,产值增长贡献率排全区第二;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6%,产值和增加值增速、工业投资总量均排全区第三。
日前,梧州市某房地产开发公司负责人将一面写着“梧优服务 暖心为企”的锦旗送到市行政审批局,感谢工作人员为企业提供高效审批服务。
这是梧州市持续打造“梧优办”政务服务品牌,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生动缩影。身处广西全面对接和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最前沿地区的梧州,积极对接和服务“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持续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加速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资金链,全面提升开放合作水平,以开放促改革、以改革促发展,加快打造广西“东融”枢纽门户城市。
数据显示,2021年梧州港货物吞吐量为6003.51万吨,2024年突破1亿吨,提前一年实现打造亿吨大港目标。2021年至今,我市共从粤港澳大湾区引入招商引资项目454个,总投资1595.3亿元。目前,全市规上工业企业约40%来自粤港澳大湾区,生产的不锈钢制品、瓷砖、消费电子产品等约70%供应到粤港澳大湾区。
2021年至2024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GDP)年平均增长6.5%,经济增速高于全国、全区年均增速,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实现了“十四五”规划提出的“两个高于、赶超进位”目标。2024年,全市经济增长7.2%,实现了增速持续保持在全区“第一方阵”目标,梧州市成为广西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十四五”以来,特别是市第十四次党代会以来,我市锚定打造“一极三城”建设“四个梧州”奋斗目标,全力做好强产业、促开放、振乡村、惠民生多篇文章,奋力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实现持续稳定较快增长。
梧州六堡茶产业做大做强。全市茶园面积已突破40万亩,年产六堡茶近4万吨,综合产值超250亿元,“梧州六堡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达49.73亿元,带动从业8.3万人,受益村民约31万人。
教育提质三年行动成果丰硕。三年来,全市新增基础教育学位4.3万个;建成104个中小学、幼儿园教育集团和72个学区;
民生保障有力度有温度。改造提升城市道路13条、建设口袋公园6个,改造提升111个城镇老旧小区,开工建设641套保障性租赁住房;安排资金18.48亿元用于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惠及271万人;
2025年是“十四五”收官决胜之年,“十五五”即将启幕新程!全市上下将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广西工作论述的重要要求,按照自治区党委的决策部署,坚持“实干为要、创新为魂,用业绩说话、让人民评价”,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打造“一极三城”建设“四个梧州”,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梧州篇章!
记者丨蒙小清 邓凯晖 禤明杞
通讯员丨蒙敏莹 冼振宇 朱春兰 刘钊夏
编辑丨熊迪
责编丨戴海亮 黎子聪
编审丨杨子雄
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