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市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全力守护好这一方绿水青山,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全面提升生态环境治理能力,加快推进发展方式绿色转型,让生态环境的“高颜值”和经济发展的“高质量”互促共进。
夏日时节,漫步在梧州城区,大街小巷绿树成荫,潘塘公园荷花与碧波绿叶交织成夏日里生机勃勃的生态图景。
5月13日,今年第三只黑叶猴仔猴在市黑叶猴保护研究中心出生。一直以来,我市通过优化圈养环境、提高繁育技术、制定科学配对计划等措施,目前拥有国内保持黑叶猴数量最多的圈养繁殖种群、个体繁殖胎数最多、繁殖子代代数最多、谱系相对最为完善等4个“之最”。
黑叶猴的保护研究是我市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生动实践。近年来,我市持续强化自然保护地的保护监管,对苍海国家湿地公园、白云山风景名胜区等地开展执法巡查工作,持续保持对破坏林草湿资源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目前,我市共有10处自然保护地,其中自治区自然保护区1处、国家森林公园2处、国家湿地公园1处,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地6处,绿水青山生态美已经成为梧州的“名片”。为了让环保意识深入人心,我市紧紧围绕“六五环境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等重要宣传节点,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为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近年来,我市坚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把绿色低碳理念贯穿产业发展全过程,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双赢。藤县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累计并网容量24万千瓦,并网规模排名全区第一;藤县中和陶瓷产业园清洁生产审核创新试点成果顺利通过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评估,成为全国首批44个“全国清洁生产审核创新试点园区”之一,园区内企业广西蒙娜丽莎新材料有限公司建设的工商业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已并网发电,是目前广西单体容量最大的光伏项目。
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近年来,我市围绕食品医药、电子信息等重点产业,加强对81家企业开展市级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评估。同时,市生态环境局成立重大项目环评服务专班,采取“管家式”提前介入、“清单化”精准调度,积极组织挖掘整合和向上争取环境要素指标,主动谋划生态环保金融项目,积极培育和扶持本土环保服务业企业发展壮大。以绿色转型的魄力重塑发展格局,明日之梧州,蓝天白云、山光水色必将更具诗情画意、更加生机盎然。
记者丨霍林 吴小华
通讯员丨陈丹 陈松泓 莫焜 麦好明
编辑丨谢宝民
责编丨梁月 黎子聪
编审丨杨子雄
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