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80 周年,这是中国近代史上极为重要的里程碑事件。尤其是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外来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展现了中华民族坚韧不拔、团结奋战的精神。为了纪念这段光辉的历史,梧州市融媒体中心【走进梧州历史】栏目8月10日起推出特别策划“山河铭记”,铭记抗战历史、缅怀革命先烈,传承伟大的抗战精神,激发当代中国人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
“走进梧州历史,留下岁月印记,观众朋友,欢迎收看本期【走进梧州历史】节目。梧州是一个有2200年历史的岭南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一座红色的城市,革命的城市,是广西第一面党旗升起的地方。在十四年的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以其坚定的抗战立场、正确的战略策略和牺牲精神,引领全国人民凝聚起抗战力量,成为全民族抗战的核心。在祖国南疆的广西梧州,中国共产党组织,受党的直接领导,与党组织各种抗战相配合相呼应,共赴国难,始终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率先提出武装抗日的主张,发表一系列宣言号召全国抗战。1935年提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1937年洛川会议确立全面抗战路线和持久战的战略总方针,为全国抗战指明方向。
1936年,党组织派广西籍共产党员梁寂溪到梧州,领导和恢复中共梧州支部,后把中共梧州支部改为中共梧州特支。梁寂溪任中共梧州特支书记,在梧州,他以教师身边作为掩护,积极发展党员。
随着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促成国共第二次合作,在中共党组织的领导下,梧州党组织紧跟时势,加快调整、发展党组织和贯彻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并在梧州各地开展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工作。
“我手上这本红色读本是《中国共产党苍梧历史》,这本红色历史的首页,有4个当时中共梧州党组织书记的照片,他们分别是中共梧州支部书记龙启炎,中共梧州地委书记谭寿林,中共多贤书记林培斌以及中共苍梧县委书记,也是中共梧州特支书记梁寂溪,梁寂溪既是中共中央派来恢复和扩大梧州的党组织的,也是来梧州组织抗日宣传和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中共梧州特支在梧州组织开展了大量抗日救亡工作。1936年12月19日,组织了梧州学生的示威游行,声援华北十五所大中学校的抗日救亡运动梧州学生沿途高唱救亡歌曲,高呼抗日口号,震动了整个山城。
“这里是大中路现交通银行旁边的一间店铺,这是抗战时期苍梧书店的旧址,当时的中共梧州特支书记梁寂溪常常在这里向青年学生和市民宣传抗日,并秘密分发抗日刊物。”
在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潮的影响和中共梧州特支的推动下,梧州救国话剧社的演出十分活跃。上演了《保卫芦沟桥》《放下你的鞭子》等多个反映抗日救亡题材的剧目,该社除在梧州排演外,还到苍梧、藤县、平南、岑溪、容县等地演出,大力推动各地抗日救亡运动的开展。
在抗日战争时期,广西学生军是一个抗战宣传和抗战后备力量,影响十分深远,当时的广西学生军梧州学员是一群英勇无畏的爱国青年,他们当中有许多共产党员和积极分子,来自梧州当地的中学,如梧州高中、梧州国民中学师范班等。据记载,广西当局招考学生军,梧州地区报名十分踊跃,1937年,广西招考学生军名额规定为200名,而报考者达到1300多名。
“这里是梧州高中旧址,抗日战争爆发后,由于日本飞机的狂轰滥炸,学校已遭到破坏烧毁,梧州高中从河东搬迁到蝴蝶山上课,但是当时轰炸并没有停止,日本帝国主义的暴行引发了同学们无比愤慨,面对家仇国恨,人人都想上战场,打倒日本鬼子,全校208名学生中,就有180名报名参加学生军,就是他们的行动写照。学生军当中,许多为富裕人家的公子和千金小姐,都义无反顾,一心奔向战场,共赴国难。”
在中共党员的率领下,广西学生军积极开展抗日宣传,他们凭着一腔热血,积极到抗日前线壮大抗日力量,中共梧州地方组织的推动下,梧州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37年至1938年间,梧州选派了21名中共党员和进步青年赴革命圣地延安,支持革命、支持抗战。
“革命英烈黎洁霜、黎琦新旧居位于梧州市龙圩区龙圩镇林水村内,占地面积约2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400平方米,楼高2层,是一栋民国时期建筑风格的建筑。广西学生军中,有一对十分出名的姐妹花,她们就是黎洁霜、黎琦新,她俩在这里出生并生活长大,直到外出参加学生军,参加抗日和革命工作。”
黎琦新出生于富裕家庭,1937年春,初中毕业后的黎琦新到南宁接受战时看护训练,期间与中共党员来往密切,阅读进步书刊,思想进步迅速,并于同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9月,黎琦新参加第二届广西学生军,虽遭母亲阻挠,但她以“卫国才能保家”劝慰母亲。1938年春,广西学生军开赴鄂、豫、皖边区抗日前线,她活跃在抗日战场上,为抗日军队演出、护理伤员。1938年冬,她任安徽省妇女战地服务团副团长,为中共在妇战团发展党员、培养妇女干部。1939年6月,黎琦新到安徽省学生军团任三中队指导员,同时担任广西学生军党支部负责人。1939年10月,她带领部分人员组成话剧团到无为县开展抗日宣传。1940年7月,因叛徒告密被捕被杀害,年仅20岁。
黎琦新的姐姐黎洁霜,原名黎琦清,1918年5月出生于广西梧州市龙圩区龙圩镇林水村。抗日战争期间,她积极投身抗日救国运动,1941年因坚决抗日被国民党特务逮捕。虽然她不是共产党员,但在长期的牢狱生活中,她与共产党员朝夕相处,决心以共产党人为榜样,为革命奉献一切。1949年11月27日,黎洁霜与丈夫王振华及两个孩子被杀害。1983年10月15日,四川省人民政府追认黎洁霜为烈士。
“黎洁霜和黎琦新从小家庭生活条件优越,学科成绩优异,多才多艺,接受了当时大量的进步思想。抗日战争爆发后,为了保家卫国,两姐妹先后参加第一届、第二届广西学习军,并到城乡各地进行抗日救亡宣传,最终英勇就义,她们是我们家乡的英雄。目前黎洁霜黎琦新烈士故居已经成为我们龙圩区的红色教育基地之一,在这儿学习她们对革命事业忠贞不渝、视死如归的崇高精神。”

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始终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他们率先举起抗日旗帜,制定正确战略方针,积极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辟敌后战场,开展游击战争, 维护团结抗战大局,反对分裂投降。在梧州,共产党员十分之活跃,除了上面提到的梁寂溪之外,他们还有莫西凡、陈眉、陈国材等,他们在积极发展党员,壮大队伍的同时,宣传和组织形式多样的抗战活动。
陈眉,1937年初,在梧州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苍梧县委书记。曾任梧州抗日宣传队分队长,在梧州城区和附近圩镇进行抗日宣传,领导梧州人民开展抗日斗争,在抗日战争中,日军飞机第一次轰炸梧州,火光映红了半边天。陈眉带着同志穿梭在断壁残垣间,他们臂上缠着红十字袖章,却不只救死扶伤,抢救了大批伤员。
陈国材,中共党员,在梧州区民团指挥部政治部政工队工作,任梧州区民团指挥部政治部中共支部书记。他利用政工队指导员的身份,出面争取政治部主任支持进步力量和抗日救亡工作,先后到梧州区当时所属的平南、藤县、桂平等地发动和组织抗日。
在中共党组织的坚强领导下,在梧州,一批批共产党员前赴后继,以其坚定的抗战立场、正确的战略策略和牺牲精神,引领梧州人民凝聚起抗战力量,成为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
“从中共党组织派共产党员梁寂溪到梧州响应‘西安事变’的‘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学生大游行,到救国话剧社深入城乡的唤醒呐喊;从广西学生军北上抗日,到延安去,到抗日前线去,到黎洁霜、黎琦新姐妹壮烈牺牲;到千千万万共产党员人共赴国难,中国共产党作为民族精神脊梁从未折断,梧州这座西江河畔的英雄之城,以其不屈抗争的精神在中华民族伟大抗战史诗中刻下了深深的印记,抗日战争中中共梧州地方组织其作为中流砥柱作用更加突出。”
记者丨莫丽标 陈郭睿 张朝
编辑丨谢宝民
责编丨蒙涛 黎子聪
编审丨杨子雄
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