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以全产业链建设为抓手做大做强脱贫地区农业特色产业

2023-05-26 20:45
评论

产业联农带农保收益 脱贫群众增收底气足

——南宁市以全产业链建设为抓手做大做强脱贫地区农业特色产业  

在夏日阳光照耀下,马山县林圩镇新华村满山碧绿的沃柑树成排而立、茁壮生长。果园里,10多名工人正忙着除草。“每天在这里都有活干,工资也不错,我再也不用到外地打工了。”谈起这片果园,新华村脱贫户王美开脸上露出笑容。从过去外出打工,到如今能在“家门口”就近务工,“产业工人”的身份让她获得了稳定的收入。

新华村的这片沃柑果园占地超过300亩,雇佣约40名长期工人,由吉祥生态种植合作社运营,是该村“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产业模式的典范。“基地于2018年起种植沃柑,去年实现丰收,产量达50多万公斤。摘果时最高带动100多名农民干活。”合作社负责人黄锦吉告诉记者。

近年来,新华村围绕发展产业助力乡村振兴,依靠区域特色与资源禀赋,按照“长短结合、梯次推进、稳定持久”的产业发展思路,大力发展种养产业。经过几年的努力,已发展成1个占地约1500亩的农业种养综合产业园,成立了8个合作社、1个家庭农场、3家公司,主要产业包括蛋鸡、肉猪和香猪、肉牛养殖,沃柑、油茶、芭蕉、蓝莓种植,以及玉米制种、光伏发电等,年产值达4000多万元。

“产业规模越大、就业岗位越多,农民才能实现稳定增收。”新华村驻村第一书记吕相华说。为此,该村以培育壮大农业特色产业为重点,持续在扩量、提质上发展产业,不断健全完善联农带农机制,推动农业高质高效、农民富裕富足。今年,新华村新引进了规划占地800亩的生态牛养殖项目,使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该项目建设内容包括生态养殖区、放养区、青饲料种植区(加工区)、屠宰区、加工区、冷链区和配套办公设施区等,计划养殖种牛1500头、肉牛3500头,预计带动就业岗位上百个。

产业兴旺发展、联农带农,是解决农村发展问题的前提。如今在南宁的广大脱贫地区,像新华村这样产业结构丰富的村屯并非个例。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南宁市围绕增加脱贫群众收入的目标,以产业、就业带动群众增收,让广大农户特别是脱贫人口享受到了产业发展带来的收益。

今年以来,南宁市坚持做大做强脱贫地区农业特色产业,强化产业支撑带动作用,以深入实施乡村振兴“6+6”全产业链建设行动为抓手,进一步推动脱贫地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同时大力扶持新型经营主体,积极探索庭院经济发展模式,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等产业模式,切实完善带动脱贫群众增收机制和产业项目利益联结机制,努力让脱贫群众分享产业链的增值收益。截至4月30日,在全国防止返贫监测和衔接推进乡村振兴信息系统中,2023年南宁市共储备乡村振兴产业发展项目793个,预算总投资33.22亿元,其中纳入年度实施计划330个,预算总投资14.17亿元,预计受益633万人次,已开工产业项目312个,开工率94.54%。

下一步,南宁市将按照“资金跟着项目走,项目跟着规划走”的工作思路,由各县(市、区)深入挖掘可立足本地优势的特色产业,加强项目储备;进一步健全落实联农带农机制,加强实地调研工作,创新联农带农新方法,鼓励建成多种带动方式叠加的联农带农机制。


来源丨南宁新闻网

编辑丨熊迪

审核丨曹欣

监制丨杨子雄

精彩推荐

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全部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