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致敬道德之美,践行榜样力量。11月5日,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座谈会在北京举行。会上,68名同志被授予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荣誉称号,254名同志被授予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其中,我市“90后”快递小哥唐基木、“独臂奋斗哥”廖木森2人荣获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并作为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代表进京参加表彰活动。2017年以来,我市连续在三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中,共有10人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奖人数全区第一。
唐基木、廖木森作为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代表进京参加表彰活动。
近年来,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群众评、评群众”原则,组织引导广大群众挖掘和推荐身边好人,在市级主要媒体开设专题专栏集中宣传报道,弘扬崇德向善之风,道德模范先进典型不断涌现。
建立机制,身边好人层层推。建立完善道德模范、身边好人选树工作机制,深入开展“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推荐评选活动,形成“村、乡、县、市”区域纵向联动和“公安、教育、卫健、国资、群团”部门横向联动机制。深入开展精神文明风尚奖、文明市民标兵、“梧州好老师”等20多项评选推荐活动,把群众身边看得见、过得硬、学得到的模范推选出来,先后涌现出倪华成、余培南、唐基木等一批事迹突出、群众认可的道德模范。
建设阵地,身边好人处处展。在全区率先推出VR网上好人馆,实体好人馆和网上好人馆共同讲好梧州故事,线上线下参观人数超过78.6万人次。在梧州文明网、梧州市人民政府门户网建立“梧州市道德模范在身边网上大看台”“梧州市道德模范网上展馆”,使好人事迹展示便捷化、互动式、全天候。在全市58个乡镇、8个街道办、861个行政村和57个城市社区建立善行义举榜,上榜人数达到3000人以上。
创新活动,身边好人常常见。通过粤剧、牛娘戏、下俚歌等特色文化,以“激情广场大家乐”、广场音乐会等群众文化活动和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为载体,巡演《人间处处真情在》《乡村教师倪华成》等一批优秀文艺作品,用说、唱、演、比等方式,让模范人物的善行义举鲜明生动。成功承办中央文明办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故事汇基层巡演专场活动(梧州专场),邀请刘兰芳等名家以曲艺形式演绎模范故事,组织全市先进典型人物代表、社会各界群众近1000人观看演出,观众反响强烈,好评如潮。
扩大影响,身边好人人人学。推深做实全市1887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组建近2400支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将学习宣讲好人事迹列入全市机关单位特别是文明单位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的必修课,推动好人精神通俗化、大众化。用活资源发挥好人馆价值引领作用,组建一支由40名大中小学生组成的讲解员志愿服务队伍,自好人馆开馆以来共接待团体250多个,参观人数达48215人次,“好人人人学、好人人人赞、好人人人敬”在梧州蔚然成风。
人物简介:
唐基木,男,汉族,1990年8月生,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藤县金鸡镇中通快递公司快递员。先后荣获全国119消防奖先进个人、广西见义勇为英雄等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
事迹简介:
侠隐于市,见义而勇。他是一名普通快递员,面对熊熊烈焰,没有丝毫犹豫和退缩,义无反顾三进火场成功救出5人,成为最美逆行者,被称为“救火英雄哥”。
2018年5月26日晚9时30分左右,藤县金鸡镇天乐街一五金店铺失火,店主年仅3岁的儿子被大火围困在店里,危在旦夕。店主哭得撕心裂肺,呼喊着救救孩子!正在附近的唐基木听到呼救声后,立即提起2个灭火器,火速冲向店铺救人。无奈当时火势太猛,灭火效果并不明显。
火势越来越猛烈,“噼里啪啦”的爆裂声令人心惊胆战。危急关头,唐基木当机立断砸开旁边幼儿园的大门,再翻越一堵2米高的石墙,冲破五金店的后门。摸索到孩子的房间,发现孩子已昏迷不醒。他迅速抱起孩子向外冲出。此时火势已蔓延到跟前,1米以上都是黑烟,热浪扑面而来,他只能蹲下前行。
救出小孩后,他得知店主还有一个6岁的大儿子,可能也被困在店内。顾不上多想,他立即再次冲进火海,确认店主大儿子不在店内才冲出来。此时,他已被浓烟呛得直咳嗽,但当他听说还有4人被困在5楼的卫生间,而且其中有一名5个月大的婴儿时,他又选择第三次冲进火海,和其他赶来的群众一起救人。危急关头,他急中生智,与几名热心群众通过“麻包袋”运送的方式将婴儿安全“运送”到楼顶,其余3人通过绳子爬到楼顶,成功获救。
火势得以控制,确认再无人员被困,他便悄悄地离开了现场。事后,有人问起当时情况,他只是轻描淡写地说了一句,“那都是一张张熟悉的笑脸,我怎么可能见死不救”。
哪里需要,他就出现在哪里。2013年以来,作为一名志愿者,他常常深入村屯社区、街头巷尾宣传消防知识,累计发放消防宣传资料3万余份……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他坚守一线,为居民配送蔬菜、水果、药品、生活用品等物资,义务发放疫情防控宣传资料。
2018年7月唐基木当选见义勇为类“中国好人”;2018年11月被应急管理部授予“全国119消防奖先进个人”荣誉称号;2021年1月被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授予“第九届广西见义勇为英雄”荣誉称号。
人物简介:
廖木森,男,汉族,1979年4月生,中共党员,广西壮族自治区岑溪市安平镇中庆村村民。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其家庭被评为全国最美家庭。
事迹简介:
虽然年幼意外受伤失去左臂,他却活出精彩的别样人生。作为一个特殊的12人大家庭的一家之主,他用坚强的毅力和执着的信念扛起家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被当地群众称为“独臂侠”。
孝老爱亲,独臂撑起一片天。12岁那年,廖木森由于意外受伤,左臂不得不截肢。此后20年,为还清外债和维持生计,父亲常年外出打工,家里的重担都落在廖木森身上。从左臂袖管空荡荡出院那天起,他就立下决心,绝不向命运低头,紧随母亲一起耕田种地,照顾患有眼疾的爷爷,拉扯弟弟、妹妹长大成人。结婚后,他与同样身有残疾的妻子共同劳作和照顾父母、儿女还有弟弟一家共12口人生活起居。长期的贫困和父母亲的残疾,让他的一双儿女存在不同程度的自卑心理。在大家的帮助下,他学会如何与孩子们沟通交流,教导孩子们感恩父母给予生命,希望孩子们像他尊重和爱护爷爷那样善待自己的父母,克服自卑心理。从此,家里的欢声笑语也多了许多。
国家实施精准扶贫政策后,廖木森决心把握机会,掌握一技之长,改变家庭的贫困现状。在派驻第一书记帮助下,他成功申请到5万元的3年免息贷款。他盖猪圈,购买猪苗,扩大生产。通过自身努力和政策扶持,收入逐年增加,于2016年年底提前脱贫摘帽。如今,廖木森的养殖场正常存栏母猪、大小肉猪70多头,年纯收入近5万元,日子越过越红火。
点亮一盏灯,照亮一片天。廖木森觉得,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孝老爱亲的“小爱”应当转化为帮助更多人的“大爱”。他决定扶好身边人,把爱传递下去。他手把手地传授同村的3户贫困家庭养殖技术。参加扶贫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班回来,他又帮扶另外3户贫困户如期脱贫。
2020年12月廖木森家庭被全国妇联评为全国“最美家庭”;2021年2月被中共中央、国务院评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
伟大出自平凡,英雄来自人民。让我们向全国道德模范及提名奖获得者致敬!向每个平凡人的梦想致敬!向伟大的中国梦致敬!



来源丨文明梧州
编辑丨潘嘉敏
审核丨杨子雄
监制丨周春波
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全部评论